道德经第二十二章(原文)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,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古之所谓曲则全者,岂虚言哉!诚全而归之。
现代解析作者简介:户世锋,中医执业医师,道德经讲师,祖籍山东菏泽,1969年生于河南原阳。自幼研习道家文化与中医骨科,致力于《道德经》思想与中医**股骨头坏死**治疗研究,获国家中医治疗专利十余项,创立“户氏蒸敷灸”治疗体系!在中医骨坏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现代解析:能够虚受委屈的人,其心境往往更趋完满;能够含忍冤枉的人,其心性终显坦荡率直;能够低心下气的人,其心灵得以充盈饱满。安于简朴、不避敝旧的有德之士,其心地常葆清新自然。减少欲望,内心反而充实;贪求外物,内心反生迷惑。圣人持守“一”(即道),以其充实饱满的心境,足为天下楷模。不固执己见,故能明察;不自以为是,故能彰显;不自我夸耀,故能有功;不骄矜自傲,故能长久。正因为不与人争,天下反而无人能与之相争。古人所言“委屈反能保全”,岂是虚妄之语?能够诚心体悟并践行此道,天下自然归向于他。老子“抱一为天下式”的核心在于持守大道本源的纯真状态。圣人抱持此纯真本性,方能成为天下的典范。万物变化无穷,皆源于阴阳消长推移,而阴阳本于太极(即“一”)。因此,万物皆由“一”生发。“曲则全”揭示了深刻的辩证智慧。常人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象,而忽略其本质。看待事物需全面,从正面透视负面的意义,从负面把握正面的内涵。正反两面相互依存,常表现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。老子倡导为人处世把握“曲则全”的原则,善于委曲求全。直来直去易激化矛盾,反难达成目标;善用“曲”的艺术与策略,通过变通方式,既可达成目的,又能保全自身,实现和谐共赢。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提出“知行合一”,其思想渊源亦可追溯至老子。老子在第七十章明确提到:“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”(我的道理很容易理解,也很容易践行),首次以文字形式点明“知”与“行”的问题。然而现实却是“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”(天下无人真正理解,也无人真正践行)。老子为此强调“言有宗,事有君”(说话有根据,行事有准则)。“宗”代表根本依据,“君”指代古之圣王、君子等成功实践者,他们正是依道行事而成就功业。老子在第三十九章更提出“大道至简”,认为道的核心原理简单明了。其言简意赅的表述,非故作高深,实因时代所限,亦在提醒人们勿过度穿凿,当直指核心。第三十五章“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”更是强调道的质朴无华与实践价值——与其空谈玄理,不如切实躬行。“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”(第七十章)的典范:王阳明。“知我者希”指真正理解老子思想精髓者稀少。“则我者贵”意指选择并践行此道者难能可贵。王阳明正是此语的绝佳例证。1508年,面对权阉刘瑾祸乱朝纲、群臣缄默之际,阳明先生毅然上疏直谏,终遭贬谪龙场。在龙场恶劣环境中,他深刻反思:自幼饱读儒释道经典,为何仍蹈此险境?他最终悟出 “悉其衷爱,至其婉曲”(此即本章“曲则全,枉则直”的精髓),即“定倾者与人”的智慧——在危局已定之时,需运用“卑辞尊礼”等隐忍策略(“曲”)争取转机,最终达成目的(“全”)。“曲”是过程,“全”是结果,过程服务于结果,故非真委屈。万物成长莫不经历“曲则全”的过程。阳明先生更进一步,在静思中悟得“知行合一”——道理本在心中,尘封只因未能践行。他强调“反求诸己”,正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刻印证与发扬。“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”,践行“知行合一”成就了王阳明“三不朽”圣人的伟业。
展开剩余35%“曲则全”是普遍的自然与社会法则。例如:人要跳跃必先屈膝,拳头收回才能打出去更有力。此即“曲则全”的生动体现。它不仅是自利利他的处世之道、高明的领导艺术,更是一种以道德为根基、以成就自我与他人德性人生为旨归的智慧,绝非权谋之术。老子指出:“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。”全蕴于曲,直存于枉,盈含于洼,新生于“敝”。常人追逐表象的全、盈、新,引发无尽纷争。正如蔡志忠所言:“常人求显求盈致纷争,人应处柔守弱、谦退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,而不争之道在于“不自见、不自是、不自伐、不自矜”。南怀瑾强调此四者乃领导者的根本修养,犯之则功业难成。“曲则全”的现实启示:人生难免委曲求全与无奈妥协。面对委屈与无奈,《道德经》主张的“忍”并非消极承受,而是洞悉“曲中含全”的智慧后,主动选择的通达策略。它启示我们:支撑“忍”的精神力量,源于对大道规律的体认与对长远目标的把握。“曲则全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重要课题,值得反复揣摩,并努力在生活中实践,做到真正的“知行合一”。(总结:老子的立体教学法)老子在本章再次运用其立体教学方法:1. 天道启迪:以“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”等自然现象揭示普遍规律,启迪人道智慧。2. 圣人之道示范:以“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…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展示圣人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,提供具体方法。3. 人道践行: 借“古之所谓‘曲则全’者,岂虚言哉?诚全而归之”强调此理真实不虚,唯有诚心实意地去践行(“诚全而归之”),方能回归自然之道(人道合于天道)。期望我们学习《道德经》:勿停留于文字表象,当深入探寻原理,抓住重点,去除私心杂念(“去违心”),勤于反思,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体悟。户世锋医生2025年6月10日 夜写于郑州中怀堂骨科医院 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心
发布于:河南省盛达优配-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中心-配资软件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